Breadcrumb
節錄自歐米茄《Lifetime》雜誌「家庭號」
照片: PHILIPPE LACOMBE
千百年來,人類對海洋一直深深着迷。自人類擁有探索本能以來,便被潛藏於漆黑波濤下的深海奧秘所牽引和着迷。但直至近年,應該說最近一世紀,人類才終於掌握到潛水技術,真正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。
在海洋探索任務中,最關鍵的技術之一,就是我們手上佩戴的腕表。無論是計量分秒必爭的供氣時間,抑或抵禦深海的強大水壓,一枚精確可靠的時計對置身洶湧波濤中的潛水人士均至為重要。
[READ_MORE]
今天,歐米茄海馬表已是其中一款探索海洋必備的卓越腕表。從字面上看,海馬表顧名思義源於海洋。但是,正如不少經典設計,海馬表走過一段與別不同的旅程。這70年間,海馬表經歷種種變化和蛻變,其真正起源與人們所想像的大有分別。
海馬腕表的創作意念早於1932年萌芽。這一年,歐米茄首次發佈Marine腕表,那是全球第一款為大眾研創的潛水腕表。Marine腕表的構造極具突破性,贏得一眾探險家如威廉‧畢比 (William Beebe)和伊夫‧利‧派爾(Yves Le Prieur) 的支持和信賴,也為歐米茄日後研發防水及潛水表技術奠定方向。Marine腕表更標誌着歐米茄的重要轉捩點,令品牌往後多年與製造堅固可靠的潛水表結下不解之緣。
Carousel controls
1958 - SEAMASTER 300
1972 - SEAMASTER 600 “PLOPROF”
1971 - SEAMASTER 1000
然而,正當海洋探索方興未艾之際,二次世界大戰駭然爆發,令全球陷入長達6年的紛擾慌亂。由於歐米茄在1939至1945年大戰期間為皇家空軍飛行員及領航員供應大部分的防水腕表,因而發展出卓越超群的專業技術。這次突如其來的經驗,令歐米茄迅速掌握製造堅固可靠腕表的技術。
隨着大戰結束,歐米茄憑着那些寶貴經驗製成海馬腕表。海馬系列誕生於1948年,是歐米茄慶祝100週年隆重推出的系列;這個系列採用戰時製表技術,糅合優雅風格,打造出一款適合好動人士在「城鎮、海洋及郊野」佩戴的腕表。
[READ_MORE]
初期面世的海馬腕表,展現了當時全球復蘇振興的精神。腕表帶有運動和海洋氣息之餘,又精巧高雅,適合在繁鬧都市的酒吧或夜間消閒場合佩戴。腕表的造型、質感和款式變化多樣,能迎合潮流觸覺敏銳的男士的品味。與此同時,堅固的表殼和厚重的表耳,亦反映出它足以應付探索冒險。
到了1957年,海馬系列開始全力研發潛水專用腕表。在那個搖滾樂當道的年代,人類在歷奇探索方面取得的多項重大突破同樣值得銘記。我們成功征服了珠穆朗瑪峰,甚至開始探索太空這個迷人的新領域。至於海洋,水肺潛水的普及為海洋愛好者開啟了探索深海世界的大門。這項充滿刺激的活動變得更相宜,幾乎人人皆可參與;隨着全球商業和休閒潛水活動興起,歐米茄海馬表也全力以赴,投入深海探秘的行列。
海馬300是這項嶄新海洋歷程的起點,也是歐米茄1957年推出的三款專業時計之一(其餘兩者為超霸表及鐵霸表)。海馬300顯示清晰,最亮眼的是曜石黑表面上的闊箭指針及尖頭刻度;然而,其真正魅力在於卓越的防水功能,這從表冠歐米茄標誌中央的Naiad星號便可得知。
首款海馬300及其後版本迅即成為許多全球知名探險家和潛水家的至愛之選。1963年夏天,法國海軍工程師傑克•古斯都(Jacques-Yves Cousteau)及其團隊在紅海進行名為「大陸前緣二」(Precontinent II)的實驗時亦憑藉此腕表,以證明潛水員在飽和潛水的環境下,即使長時間逗留深海也能安然無恙。海馬300還廣受世界各地軍事潛水員的擁戴,其中包括英國皇家特種舟艇部隊(British Special Boat Service)。
[READ_MORE]
隨着歲月推移,深海探險的發展步伐加快,它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也愈來愈高。約翰‧甘廼迪(John F. Kennedy)因大膽承諾將人類送上月球而聞名於世,他也這樣說過:「探索海洋並非僅僅出於好奇,也許終有一天人類的存活會繫於大海。」在約翰‧甘廼迪此番話之後的數十年間,人類對海洋探索作出了龐大投資。我們對於海洋以至海洋如何影響天氣、氣候和星體化學的認識,因而有了徹徹底底的改變。為求更深入了解,多個機構包括法國專業潛水儀器公司COMEX紛紛設立整座實驗中心,協助解決深潛時遇到的困難。不過,問題是:當時有沒有一款腕表能應付現今已成功克服的水深壓力?
Carousel controls
1970 - “BULLHEAD”
1982 - BLACK TULIP
1986 - POLARIS CHRONOGRAPH
一如既往,歐米茄挺身而出(抑或該說挺身「而下」?)接受這項挑戰。1970年,別具一格、突破傳統的專業潛水表海馬Ploprof 面世。為了抵禦海洋的自然力量和盡量加強防水性能,海馬Ploprof稜角分明的一體化表殼內,配備一套高壓縮墊圈系統,確保腕表保持卓越表現。方形的表冠完全藏於表殼內,並有巨型防鬆螺帽保護;表冠設於腕表9時位置方便佩戴者擺動手腕時更加靈活,同時避免意外碰撞。
海馬Ploprof除了防水之外,還可抵禦另一位帶來麻煩的不速之客。專業潛水員在減壓過程中,須逗留於潛水壓力艙數小時,期間吸入的空氣含有細小氦氣微粒。這些微粒雖然細小但力量驚人,能入侵潛水員的腕表,令腕表在減壓過程停止時爆裂。市場上一般腕表設有排氦氣閥門,但海馬Ploprof的設計更具智慧,一開始已阻止氦氣進入腕表,確保不受影響。
[READ_MORE]
其後,歐米茄推出了多款更重要的海馬潛水表,每款均有獨特的設計亮點,進一步鞏固了海馬表作為卓越海洋腕表的美譽。例如,海馬1000是當時(直至2009年為止)歐米茄防水性能最強的款式;1972年推出的海馬Big Blue是全球第一款防水性能達水深120米/400呎的潛水計時表;還有1979年面世的海馬200,它被法國海軍水道測量及海洋服務中心(Service Hydrographique et Océanographique de la Marine, SHOM)選為指定腕表,以便製作潛水員用的官方地圖及圖表,因而被收藏家暱稱為「SHOM」。然而,歐米茄依然重視海馬表在陸上的角色。畢竟,1940及1950年代的海馬腕表原款設計是為了配襯商務西服和晚會禮服,而非潛水衣。為延續這個設計初衷,歐米茄於1960及1970年代推出的海馬系列,包羅多款可配襯時裝、適合在大都市及午間宴會佩戴的腕表。受「搖擺的60年代」以至其後的潮流和品味啟發,這些設計大膽的表款採用藍、紅、橙、棕等明亮新色,並備有多種全新尺寸和個性化設計。一方面,歐米茄推出表殼線條流麗的「飛行員腕表系列」 (Pilot Line),另一方面又有八邊形的「龐然巨物」如1971年的「硬金屬」(Hard Metal)計時表,或外形奇特的1970年海馬Bullhead腕表。今天,我們回頭細看這些海馬表款,很難想像它們來自同一系列。它們都具有獨特個性,各自表達出不同時代的社會面貌。
同樣值得留意的是,這個時期的腕表引入了一些嶄新物料。海馬系列從來不乏實驗性的設計和開創性的特色。因此,用上鈦和鎢這兩種兼具美感和功能的金屬,並不令人意外。
踏入1980年代,海馬表以至整個瑞士鐘表業出現了一場可謂翻天覆地的變革。無獨有偶,當時在政治、音樂、科技和時裝界均出現滔天巨變,令人印象深刻。同樣難忘的是,鐘表業也經歷了一場劇變:來自日本的石英表在十年間興起,而全球則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。兩者同時出現,導致1980年代掀起了一場風暴,眾多瑞士鐘表品牌陷入困境。由於機械表業務受挫,業界必須迅速回應。幸而,正如歷史所載,不少面臨威脅的瑞士鐘表品牌聯手迎戰,將各自的製表技術融匯整合,結集成軍。業界憑着這份遠見,重整旗鼓,鐘表業終得以恢復穩定,度過難關。
[READ_MORE]
歐米茄重振業務的關鍵之一,是推出自家品牌的石英表,包括一系列海馬石英表,以迎合顧客的需求;相比傳統價值,他們更追求未來風格和價格實惠。不過,一如所料,這些海馬腕表並非僅僅跟隨潮流。它們自有保持獨特和創新的方式。海馬系列再次引入別具魅力的物料,如平滑光潔的陶瓷和碳化鈦(Titanium Carbide),製成極具創意的1982年海馬Black Tulip;另外,又採用先進技術將不同物料完美糅合,成功打造出1986年的Polaris計時表。事實上,這十年間的海馬腕表不斷推陳出新,營造亮點,突顯了整個系列積極求變的開創精神。
之後的20年,可視為歐米茄與海馬系列的一場革命。1990年代產生的巨大轉變和發展,不單啓發了新的設計意念,還推動歐米茄躍身成為娛樂界的焦點。
最關鍵的時刻大概是1993年。那年,首款海馬300米潛水腕表正式面世。它標誌着歐米茄成功重返潛水表舞台,也證明品牌仍保持着過往的澎湃創意。這款計時表獲德國鐘表雜誌《Armbanuhren》評為「1994年度最佳腕表」 — 該雜誌首次頒發的同類型獎項。海馬300米潛水腕表在多方面均獲得高度讚揚,包括外形設計上的波浪紋表面、以鈦金屬、鉭金屬和紅金組合而成的表鏈帶,以及出類拔萃的潛水功能,例如在水深300米/1,000呎仍運作如常的按鈕。
值得注意的是,海馬300米潛水腕表正好配合了歐米茄在1990年代的大型市場推廣和夥伴合作計劃。當時,品牌正積極建立與賽車、航海等體育活動的連繋,又透過與更多品牌名人大使如仙蒂‧歌羅馥 (Cindy Crawford)合作,提升品牌在時裝界的認受性。歐米茄上下均充滿樂觀期盼和動力,抱着熱情和前瞻精神昂然邁向新世代。
Carousel controls
2002 - AQUA TERRA
到了1995年,海馬表遇上一位最廣為人知的佩戴者 — 占士邦。當占士邦重回大銀幕,在電影《新鐵金剛之金眼睛》(GoldenEye)亮相時,他手腕上的海馬300米潛水腕表迅即成為觀眾的焦點。替這位特務選擇海馬腕表的,是電影的服裝設計師林迪.海明(Lindy Hemming);她認為最適合占士邦這位前任海軍中校佩戴的,便是海馬腕表。顯然,這位設計師有細心留意歐米茄海馬表與軍事部隊的淵源。
從此,海馬表的知名度歷久常新。自1995年起的每一部007電影,占士邦與海馬腕表均形影不離。在電影中,他的腕表配備各種特殊功能,經常拯救主角於危難,當然,爆炸功能不會出現於一般海馬腕表上。無論如何,海馬表與占士邦電影的緊密連繫的確為腕表添上一份傳奇色彩,帶給影迷一份共鳴。
[READ_MORE]
300米潛水腕表面世後,海馬表的發展更加大放異彩。事實上,多款今日已成經典的海馬腕表均是在2000年代初推出的。首先是2002年的海馬Aqua Terra 系列。此系列呼應了海馬表早期的運動風格,其簡約格調則與海馬300原款的簡潔設計一脈相承,反映出歐米茄在傳承珍貴傳統之餘,也注入升級元素以迎合現今時尚。
2005年推出的首個海馬Planet Ocean系列,顯然也從歷史取得靈感。此系列有不少特色設計均取材自海馬300,但有一項特質卻與其他海馬腕表以至全球其他腕表截然不同,就是同軸擒縱機芯技術。這項極其精巧的功能由英國製表大師佐治‧丹尼爾(George Daniels)發明,首次應用於海馬Planet Ocean機芯2500,令歐米茄在腕表精確度和性能方面繼續邁向超乎想像的境界。
同軸擒縱機芯並非海馬腕表在新紀元的唯一亮點。歐米茄還藉着推出多款海洋槪念的腕表款式,包括專為帆船賽運動員及徒手潛水人士設計的型號,積極發展海馬系列。歐米茄貫徹海馬系列面世初期的精神,繼續打造兼具時尚格調與運動風格的腕表。
歐米茄海馬系列70年來不斷蛻變,已成為一款外觀與性能同樣出色的時計,贏得全球人士的信賴和欣賞。此系列的一大強項就是生命力。誠然,你透過今天歐米茄專賣店的櫥窗,便可見證這款腕表經歷奇妙旅程後所累積的成果。至於最新款式,歐米茄保留了過往累積的各種經驗和美學設計,同時採用領先同業的物料、機芯和技術,大大優化了這些特色。從先進的陶瓷表款如Deep Black,以至獲得Master Chronometer認證 (代表精確度、性能和抗磁效能達到業内最高標準)的Aqua Terra 系列,今天的海馬表把歐米茄最頂級的元素融匯於一身。
在華麗與功能之間,海馬系列成功取得完美的平衡。它是製表藝術上的成功典範,因此深受廣大客戶、收藏家、探險家、運動員以至人所共知的那位「特務」喜愛。每位支持者都有自己的心頭好,而每款腕表亦有其獨特氣質。今天,我們通過圖片和文字回望海馬表的精彩旅程,也熱切期望它將來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。